中耳炎是耳科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,好发于小儿时期,该疾病会导致儿童耳痛,耳痒等症状,给孩子的生活会造成很多的不便,以下为各位家长介绍中耳炎要怎么护理好,希望大家对于中耳炎能有新的了解及认识。
要想做好中耳炎护理,对于该病原因要有所了解。
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,由咽鼓管途径感染。感冒后咽部、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,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、肿胀,纤毛运动发生障碍,引起中耳炎。游泳时将水咽入口中,水通过鼻咽部进入也会引发中耳炎;外伤所致的鼓膜穿孔,因为滴入水样液体,也会导致伤口感染从而引发中耳炎。
如果婴幼儿仰卧位吃奶,由于幼儿的咽鼓管比较平直,且管腔较短,内径较宽,奶汁可经咽鼓管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。吸烟包括吸二手烟,也会引发中耳炎。长时间的用耳机听大分贝的音乐,也容易引起慢性中耳炎。
中耳炎护理,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1)积极防治感冒。注意休息,保证睡眠时间。注意室内空气流通,保持鼻腔通畅。
2)游泳后要让耳内的水流出,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。
3)积极治疗鼻腔疾病,擤鼻涕不能用力和同时压闭两只鼻孔,应交叉单侧擤鼻涕。
中耳炎的护理方法
1)向耳道内滴药是治疗中耳炎的重要方法,滴耳药可以直接作用于病灶局部,使药物的作用发挥得更充分。在给孩子滴药的时候,可以让他侧卧在床上,或坐在椅子上,头向一侧偏斜,然后进行滴药。孩子的外耳道有一定的倾斜度,所以在滴药前应将耳道拉直,以便药液顺利流入耳道。
2)如果孩子的耳朵有出脓的现象,应先用3%双氧水清洁他的耳道,然后再滴药。孩子滴药后要侧卧,待药液渗入组织后再起来活动。在给孩子滴药前要注意:药液温度要与体温相近,如果药液过冷的话,应该稍稍加温,以免孩子在药液滴入后出现恶心、呕吐等不良反应。
3)中耳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,所以父母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为孩子选择敏感的抗生素,一般多采用青霉素及青霉素族,切不可盲目乱用抗生素。时刻保持孩子外耳道及耳前皮肤的清洁,如果有脓性分泌物,要及时清理。
以上是针对中耳炎护理做的介绍,希望大家对于中耳炎能有更多的了解。中耳炎给人们造成的影响不小,如果不及时的治疗好,很可能导致听力下降,影响生活甚至是耳聋。所以,小儿得了中耳炎一定要治疗及时。
相关阅读
热门点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