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里康网
疾病专题

中耳炎

首页 > 耳鼻喉科 > 中耳炎 > 介绍 > 正文

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

来源:| 作者:| 发布时间:2015年10月19日

当小儿自诉耳疼时,家长常非常着急,害怕得了中耳炎。那么中耳炎是怎么回事呢?

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

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系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,为小儿常见疾病之一。主要致病菌为肺炎球菌、流感嗜血杆菌、溶血性链球菌、葡萄球菌等,主要感染途径为咽鼓管。小儿咽鼓管较短,内径较宽两端开口(鼓室口与咽口)接近水平,故小儿鼻部及咽部感染(如急性鼻炎、腺样体炎、扁桃体炎等)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腔;哺乳位置不当,如横抱或侧卧哺乳,或婴幼儿平卧吮吸奶瓶时,乳汁及细菌亦经咽鼓管进入中耳腔;小儿易患猩红热、麻疹、流感、百日咳等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病变亦可通过咽鼓管途径并发本病;在污水中游泳或跳水,以及不正确的擤鼻等,皆可导致细菌经咽鼓管侵入中耳腔;小儿营养不良及全身慢性病致使抵抗力低下,亦是罹患中耳炎的原因之一。

患中耳炎时常有发烧、食欲减退等,亦可伴有呕吐、腹泻等消化道症状。鼓膜一旦穿孔、脓液流出,体温即逐渐下降,其他全身症状亦随之减轻。患儿常诉耳痛,为耳深部搏动性跳痛或刺痛。婴儿不会诉说,表现为哭闹、烦躁不安、拒食、不眠等,鼓膜一旦穿孔流脓后,耳痛随之顿减。可同时伴有听力障碍和耳漏,表现为外耳道有液体流出,初为血水样,渐变为粘脓性或脓性。

一旦出现上述症状,宜及早到医院就诊。治疗一般全身应用抗生素,直至症状消退后5~7天停药。局部治疗主要为:鼓膜穿孔前可用2%酚甘油滴耳,一天3~4次;若全身及局部症状重,鼓膜又不易自行穿破时,可行鼓膜切开引流术;鼓膜穿孔后,先用3%的双氧水彻底清洗并拭净外耳道浓液,再用抗生素水溶液,如3%洁霉素溶液滴耳。积极治疗鼻部及咽部原发病灶。

  • 李粉菊

    李粉菊

    主任医师擅长:在诊治耳源性脑脓肿,鼻腔恶性肿瘤,喉部肿瘤等
  • 钟惠玲

    钟惠玲

    主任医师擅长:
  • 张智凤

    张智凤

    主任医师擅长:鼻窦炎
  • 田向上

    田向上

    主任医师擅长:
  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

  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

  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

   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
  • 西南医院

    西南医院

   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、山水相依的重庆市

   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
  • 新桥医院

    新桥医院

   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

   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