鼻炎指的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组织的炎症,表现为充血或者水肿,患者经常会出现鼻塞,流清水涕,鼻痒,喉部不适,咳嗽等症状。
鼻炎的发病分期:
1、初期或前驱期:1~2天。多表现为全身不适,因鼻粘膜血管收缩、腺体分泌减少而使粘膜干燥,病人鼻内灼热干燥感,无分泌物。鼻粘膜呈急性充血与干燥外观。
2、潜伏期:1-3天起病时鼻内有灼热感及痒感,打喷嚏,随即出现鼻塞并逐渐加重,鼻涕增多,伴嗅觉减退及闭塞性鼻音。全身症状轻重不一,大多有全身不适,倦怠,低热,头痛等。小儿全身症状较成人重,多有发热,甚至高热,惊厥。常出现消化道症状,如呕吐、腹泻等。
合并腺样体肥大时,鼻塞甚重,妨碍吮奶。局部检查 两侧鼻腔粘膜充血、肿胀,总鼻道或鼻底有较多分泌物,早期为清水样,以后逐渐变为粘液性、粘脓性,继发细菌感染时为脓性。若无并发症,症状逐渐减轻乃至消失,全病程约历7-10天。但纤毛输送功能在8周左右方能完全恢复。
3、急性期:2~7天。病人全身症状逐渐加重,出现发热,局部症状也愈加显著。可出现鼻塞、闭塞性鼻音、打喷嚏、嗅觉减退,鼻腔分泌物由清水样逐渐转变为粘液样,鼻涕量增多。若鼻粘膜炎症肿胀及分泌物潴留造成鼻窦引流受阻,并发急性鼻窦炎,则可出现头痛,也可因炎症向咽鼓管、下呼吸道蔓延而引起中耳炎或下呼吸道及肺部感染。
并发症多发生于体弱者及儿童,如治疗恰当,多随急性鼻炎的痊愈而痊愈。鼻粘膜除呈急性充血外,尚有鼻粘膜或鼻甲组织肿胀,鼻内充满清水样或粘液样分泌物;有时鼻前庭皮肤可能发生红肿、皲裂,若炎症经鼻泪管移行,尚可引起急性结膜炎。
4、末期或恢复期:2~3天。上述全身症状逐渐减轻,分泌物转为脓性,不易擤出,故而有时鼻腔阻塞加重,有时鼻涕中可带有少许血丝;若分泌物流入咽喉可引起咳嗽。若无并发症,1~2周后痊愈,一次感染后约有1个月的免疫期,故此病1年中可多次发作。
对于鼻炎性患者,平时要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。另外单纯地使用滴鼻药物是治标不治本,长期使用会造成药物性鼻炎的发生,不建议使用。如果怀疑患上鼻炎,应及时地到医院做相关的的检查和治疗。早期的发现和积极去治疗才是最关键的一步。
相关阅读
热门点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