鼻息肉是当前特别流行的一种疾病,有很多的人在不知不觉当中就会患上了鼻息肉,该病的出现会让患者陷入到极度痛苦当中,因为长时间的鼻塞会影响他们的健康,那么当鼻息肉发生之后会有哪些症状呢,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。
一、症状
1.持续性鼻塞,嗅觉减退,闭塞性鼻音,睡眠打鼾和张口呼吸。
2.可有流涕,头痛,耳鸣、耳闷和听力减退。
3.粘液性息肉,颇似剥皮葡萄状或鲜荔枝肉状,表面光滑半透明,呈粉红色,有细带多来自中鼻道,触之柔软活动。
4.出血性息肉(较少)表面光滑,充血,触之软而易出血。
5.纤维性息肉呈灰白色,表面光滑,触之较实不易出血。
6.多发性息肉常来自筛窦,单个息肉多从上颌窦内长出,坠入后鼻孔称后鼻孔息肉。
7.鼻息肉增多变大,长期不予治疗,可致鼻背增宽形成蛙鼻。
二、体征
病史长,息肉体积大,可引起鼻外形改变。鼻梁增宽扁平,两侧鼻背隆起,即所谓蛙形鼻。息肉若突出前鼻孔,因受空气、尘埃刺激,前鼻孔处的鼻肉表面呈淡红色。在鼻腔内可见息肉为圆形、表面光滑、质软、灰白色囊性肿物,其蒂部在中鼻道内。Johansen等(1993)提出描述息肉大小的记分方法:息肉体积小,仅引起轻度鼻塞,未达到下鼻甲上缘者记1分;引起较明显鼻塞,息肉大小位于下鼻甲上下缘之间记2分;引起鼻腔完全阻塞,息肉前端已达下鼻甲下缘以下者记3分。
三、分类
鼻息肉由高度水肿的鼻粘膜构成。常将鼻息肉分成三种病理类型:水肿型、腺泡型和纤维型。前两型主要是炎性细胞浸润、血管渗出增多、腺体分泌旺盛的结果,后者则源于纤维母细胞和胶原纤维增生。Kakoi等(1987)认为前两型是鼻粘膜组织反应的活跃表现,而后者为组织反应的终末阶段。其完整的病变变化规律是:圆细胞浸润于鼻窦粘膜,固有层水肿,进一步引起粘膜限局性突起,并有腺体在局部增生。突起的粘膜由于固有层水肿逐渐加重,可经窦口膨入鼻腔并继续生长。此为活跃阶段,其中有的可演变纤维型即终末阶段。
患者就诊时多有较长时间的鼻病病史。起初感觉鼻内似有擤不出的鼻涕,系鼻腔上半部被息肉堵塞所致。夜晚可出现明显鼻塞而致张口呼吸,久而久之可继发慢性咽炎。鼻塞多为持续性,血管收缩剂滴鼻无明显疗效,这是因为鼻肉很少有血管分布的缘故。又由于息肉无神经分布,故患者很少很喷嚏。但若鼻粘膜有变态反应性炎症时,也可出现喷嚏、清涕等症状。鼻息肉病时的分泌物多为浆粘液性,若并发感染可有脓性分泌物。继续生长变大的息肉不仅使鼻塞明显加重,且可引起头昏或头痛,可能为鼻窦受累的缘故。
鼻窦受累可有两种情况:一是源于鼻息肉的同一病变,一是息肉阻碍鼻窦引流的继发性病变。前者是鼻窦粘膜增生性不肿肥厚,即所谓增生性鼻窦炎,鼻息肉并发鼻窦炎多属此种。抗生素对此类鼻窦炎无效,皮质类固醇制剂则可对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。后者继发感染可并发化脓性鼻窦炎。鼻息肉病人多有嗅觉减退以至缺失。巨大息肉若阻塞后鼻孔甚至突入鼻咽部,尚可引起听力下降等耳部症状,系耳咽管咽口受压所致。
了解了上述内容之后,朋友们对于鼻息肉的症状体征有了新的认识吧,鼻息肉可千万不可以小看,当我们出现了鼻息肉的症状的时候,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治疗,并且还要注意护理工作,注意卫生,而且要调整饮食。
相关阅读
热门点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