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家指出,在大多数情况下,耳屎无需经常去掏就能自行脱落并排出体外,除非是因耳道内脱屑、灰尘等异物积成大块甚至发生耵聍栓塞时,才需及时到医院处理。相反,日常掏耳朵或洗耳不当,更容易伤害耳朵,诱发耳道炎等其他病患。
护耳小贴士
一般情况:耳屎会自行脱落
据介绍,人的外耳道有一种腺体叫做耵聍腺,会分泌一些淡黄色的黏稠液体,学名称作耵聍,其实就是人们俗称的耳屎。这种物质分泌出来后一般遇空气会变干燥薄片,能黏附外来的灰尘、飞虫等,对外耳道皮肤可起到保护作用。
虽然耵聍腺会不断分泌耵聍,但不要主动去掏,一般情况下也无需担心耳朵会被塞住。因为,耳屎在人们日常的咀嚼、张口等下颌动作中会被振动,并自行脱落排出体外。
油耳人群:最好两三个月清一次耳屎
提醒,有一类特殊的油耳人群,耳朵内部油脂分泌比较多,外耳道脱落的上皮、灰尘可能混合分泌出来的耵聍结成团,并逐渐阻塞外耳道,形成耵聍栓塞,出现耳鸣、听力下降,诱发耳道炎。因此,这类人群最好两三个月清一次耳屎。
特别是喜欢游泳者,如果耳屎比较多,遇水后容易膨胀在耳道里,致使听力减退。另外,耳屎在潮湿和温度合适的条件下容易繁殖细菌,甚至造成外耳道炎症,引发发烧等症状,所以最好在游泳前先清理掉。
建议,洗耳朵最好到五官科,让有经验的医护人员用严格消毒过的工具来进行。特别是有干硬的耵聍栓塞者,可用3% ̄5%碳酸氢钠溶液滴耳,待其软化后钩出,或用生理盐水冲洗出来。
异物刺激外耳道产生咳嗽反应
临床上,我们发现医护在给患者清洁耳朵时,有些人称会感到喉头痒,甚至干咳,也即产生所谓的‘耳咳反射’。我们的耳朵、咽喉和气管的神经都是相通的,有个别人这一相关部位的神经处于浅表,比较敏感。
因此当外耳道受到大块耳屎等异物刺激时会有反复的“耳咳反射”,只要清除了刺激物,这种特殊的反射现象也就随之消失。
耳屎积多了居然会引起咳嗽!有人认为,只要平时注意耳朵清洁,经常掏一掏该不会有这种毛病吧?对此,认为是误解。
这种病例并不多见。临床上多数咳嗽还是跟呼吸道的疾病相关。如果以为常掏耳屎就能防咳嗽,那就成笑话了。提醒人们:平时要正确处理耳屎。
提醒:掏耳工具不消毒易诱发耳道炎
日常生活中,有挖耳屎习惯的人还真的不少!人们常用的掏耳工具不外乎棉签和挖耳勺,也有些人会将自己的小指指甲留得长些,不时伸到耳朵里去捣弄着,其实这种习惯并不健康。
力度掌握不好易伤耳膜
也有人喜欢在一些美容美发场所洗脸洗头后顺便洗耳,结果洗出毛病不得不上医院来。临床掏坏或洗坏了耳朵来就诊的患者并不少见。
据一些患者描述,洗耳时那些场所的工作人员会双手用力捂住他们的耳朵,然后用力振和抖,以鼓动耳膜振落耳屎,完了还拿挖耳勺掏耳屎。分析说,上述的动作如果力度掌握不好,很容易伤到耳膜;再有,这些服务场所和日常家用的掏耳工具大多都没有严格消毒,,很容易向耳内带入细菌,造成感染,甚至诱发耳道炎等病症。
建议,日常不要乱掏耳屎,即使是因洗头洗澡和游泳等造成耳朵进水,也无需常用棉签去清理。若水多时,只需单脚跳一跳,以此动作轻轻振落耳中的水;若只是稍微耳湿,则让它自然风干就行了,根本无需处理。
相关阅读
热门点击